宿迁分院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宿迁分院成立于2020年9月30日,是专注于宿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省级研究机构。下设“运河历史文化”“运河文化产业”“运河商业文化”“运河红色文化”“运河环境与生态文明”“运河文化国际传播”等六个研究中心。截止2025年3月,宿迁分院共有校内外研究人员68人,顾问13人,其中教授24人,拥有博士学位40人。宿迁分院的成立旨在广泛整合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学术资源,统筹研究力量,深入挖掘大运河宿迁段的文化内涵,推动宿迁市大运河文化带的高质量发展。其主要职责是围绕大运河宿迁段的文化特征和生态建设,开展深入研究。其研究领域涵盖治水文化、漕运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自成立以来,宿迁分院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分院的指导帮助下,在学校党委、行政的直接领导下,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等国省市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在基础研究方面,宿迁分院成立至今,共获批立项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161项,其中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1项、市厅级社科基金项目52项、校级106项。共发表大运河相关主题论文66篇,编撰出版《运走宿迁》《黄河故道》《宿城古黄河》《宿城老街巷》《宿迁大运河人物传记丛书》《宿迁中运河》等著作10余部,先后举办了“第二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智库峰会”、“大运河沿线宿迁段文化艺术创作”学术交流会、2024大运河文化宣传周暨“迁里运河十二景”发布等多场学术交流活动。

  在社会服务方面,宿迁分院成立至今,共参与了11场具有代表性的决策咨询活动,其中《建议加大对新盛街近百年历史的“念念大楼”保护利用》和《建议我市传承活化“走北边”民俗打造新的文旅品牌》两份决策咨询报告分别获得时任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批示并被采纳利用。